于是,杭州市各級政府開始辟謠,信誓旦旦地一再說“目前不會限牌,暫時沒有限牌計劃”,《浙江法制報》在限牌的前半個月還刊登過專文,把近兩年的幾次“限牌傳聞”捋了一遍,得出的結論是:交管部門表示,目前沒有接到任何杭州即將限牌的通知。
但是,“狼”還是來了,寓言在生活中真實地再現(xiàn)。我估計下決心聽政府沒準備沒來得及籌款購車的杭州市民,3月26日凌晨腸子就開始青,政府費力建立起來的公信力一夜丟光。而這回媒體也不怎么幫政府的忙,都是一副質(zhì)問的樣子,說政府既然否認了“傳聞”,為何最終“謠言”成真?相關負責人處世不驚地回復:此前的“辟謠”是部份媒體與民眾的誤讀。只給市民5小時時間的突然襲擊是因為限牌太過敏感。
我想杭州市民中準有聽信政府的,選擇了延后購車;也有不信政府的,只信“謠言”的,購買了一百多輛車。現(xiàn)狀是根據(jù)目前杭州公布的車牌竟價的保留價1萬元起,信“謠言”的大車主應聲賺了一百多萬,如果未來車牌競價與上海車牌競價追平,該車主賺上一千萬也是可能的。你說,這上哪兒說理去?!
且不說限牌是否合理有效,且不說限牌是否還侵犯了公民權利之嫌,就杭州市政府決策者們掄圓了自己抽自己一個大耳光,也不知他們此時疼不疼,臊不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