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9日國家郵政局副司長劉良一爆料:由于快遞業(yè)務的便捷,目前高校的快遞業(yè)務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學生把積攢一段時間的衣服寄回家去,家里洗完之后再通過快遞寄回來。應該說,這是一種新業(yè)務,類似于這樣的業(yè)務需求比比皆是。(3月10日《新民晚報》)
大學生郵寄臟衣服回家洗?這無疑令很多人無法接受,因為在大多數(shù)人觀念里面,成人的衣服就該自己洗,更何況,郵寄快遞東西在很多人眼里只有是新東西才可以,怎么能用快遞寄臟衣服呢?
但新形勢下,大學生快遞臟衣服有有著一定的合理性。這個合理性是恰恰是市場經濟決定的,2013年全國物流運行情況通報顯示,2013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97.8萬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9.5%,增幅比上年回落0.3個百分點。盡管整體上,我國的物流成本還較高,但相對于多年前,我國的快遞資費水平已經較低,以郵政快遞包裹為例,郵寄500公里以上至1000公里,首重1000克資費為6元;5000克以內續(xù)重每500克2.5元;5001克以上續(xù)重500克 1.3元。也就是說,一大包衣服郵寄回家只有幾十塊甚至更低,如果在大學洗衣服不方便的話,寄回家去也是很好的選擇。
其實,在外讀過學的都知道,在大學洗衣服小件還可以,大衣服如風衣和羽絨服,床單被罩等是很難洗的,至少是需要專門買大型盆子的。更何況,就算如此也很難洗干凈。其實,不應該通過這件事情來批評學生們“四肢不勤,五谷不分”也是有道理的。一者,隨著洗衣機的普及和洗衣機質量的提高,在家里成人也很少用搓板手洗衣服了,就算手洗也多是不能機洗的衣服,內衣和夏季的衣服;二者,那就是高校洗衣機的不到位,現(xiàn)在盡管很多高校都有洗衣房,但洗衣房普遍面臨著臟亂差的問題,不僅數(shù)量少,而且沒有在各宿舍樓普及致使洗衣服也不方便。尤其是價格普遍為每次3元,比較貴,更關鍵的是消毒不到位,衛(wèi)生情況令人擔憂。
可以說,大學生之所以郵寄臟衣服回家完全是一種市場經濟下的理性選擇,首先用洗衣機洗衣服已經是整個社會的消費行情;其次是郵寄衣服回家洗不盡安全衛(wèi)生而且十分便宜。由此,大學生郵寄臟衣服回家的確沒有什么可說道的。更與什么好吃懶做等沒有什么關系。